输入搜索关键词并按下Enter键

泥鳅日记

《但是还有书籍》思考一

《但是还有书籍》属于人文类纪录片,它共分为两季,第一季结束了,第二季还在更新。第一季共5集,每一集是在30分钟左右。第二季更新到了第三集。


为什么要选择这部纪录片呢?最直接原因,豆瓣评分很高的一部纪录片。在看这部纪录片前,我没有提出问题。现在,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:他们为什么要拍一个关于书籍的纪录片呢?我想当我看完,再去探寻这个问题找到答案。


看完第一集——《书海编舟记》,我只想说哇塞!因为我词穷,想不出华丽的语言来表达,只能表达我的思考。


我在选择一本书的时候,这本书不是别人推荐,就是我觉得书名感兴趣,或者评分高的。阅读之前我也是针对这本书提出我的问题,我想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,我从未问出:这本书是如何被他人发现的?这本书为何这样呈现出来?除了这本书真的有这个实力被人广为流传,就是背后的编辑人员。从《书海编舟记》这一集,有几个场景打动我。


第一个场景(这个场景是针对个人日记的):一个编辑人员,从他人的书中一个注释,一个节选,一张图,发现一个作者,然后去寻找他留下的手稿。在寻找留下的手稿,已经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了,找到手稿还要去说服相关人员同意他的出版。而同意出版只是第一步,手稿编辑成册,它还需要编辑人员一遍遍的阅读,去翻阅很多资料,从这个图书馆到那个藏书馆,询问你相关人员收集信息,确保书籍里面的内容准确性。要思考读者会有什么样的问题,把作者的每一个手稿呈现在纸张上,需要一个个字的对比,防止遗漏,错误。编辑人员是连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个桥梁。这本书历时13年,才上架。


一本书的诞生,它的背后有很多故事,不仅有作者的故事,还有编辑人的故事,在一些国外书籍中,还有翻译者的故事。


第二个场景(《百年孤独》翻译者范晔):他是第一个有作者授权的翻译者,他在翻译这本书的时候,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版本了。他在众多翻译者能拿下这本书的翻译授权,可见他的能力很强了。可是他还会有焦虑,因为他的前辈翻译了这个书籍,那已经是不错的版本了,但是范晔他选择接受这个挑战,与高手过招成长自己。在他身上我学习到了要不畏挑战,敢于与高手过招。这本书翻译历时11个月,他去看了《百年孤独》作者写的更多的书籍,去读懂作者,与他产生灵魂的共鸣,才能很好翻译呈现接近作者的写作风格,写作灵魂,表达的那种感觉。还要一点点修改,一点点编辑。我也理解了一本书,为什么有第几版,因为他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。


在第一集中,我就看到一本书是如何诞生的,从被发现到编辑成书,才明白一本书不仅有作者的故事,还有编辑者,翻译者,推广者的故事。更加有书籍设计者的故事。


我没有按照顺序来,我直接跳跃到了第四集——《设计师的纸上王国》,为什么呢?因为我对设计感兴趣,以前我觉得设计是什么,就是呈现给大家看,让大家觉得这本书外表很美观,后来发现不是我认为这样的!设计是利用视觉方式传达思想。当我看到书帧设计,对于书的封面,书的排版设计,书封面的材质的选择,每一个设计元素都有选择的意义。而这个选择都是基于作者的为人,作者的风格,符合作者的气质


在看这两集,我最大的感受,每一本书都是有灵魂的,都是众多人的故事组合而成,所以我们拿到一本书要爱惜他,要读懂里面众多故事,去用心感受




1 条评论

  1. 数字货币杂志

    时间,带不走真正的朋友;岁月,留不住虚幻的拥有

发表评论: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相关推荐